4.5 基于协作的测试方法

4.5 基于协作的测试方法

4.5.1 协作用户故事编写

用户故事代表对系统或软件的用户或购买者有价值的特征。用户故事包括三个关键方面,统称为“3C”

  卡片(Card  述用户故事的媒介(例如索引卡、电子板中的条目)。

  对话(Conversation解释软件的使用方式(可以是文档化或口头形式)。

  确认(Confirmation验收准则。

用户故事最常见的格式是作为一个【角色】,我希望【要实现的目标】,以便于我可以【为角色创造商业价值】,其次是验收准则。

协作编写用户故事可以使用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等技术。通过协作,同时兼顾到业务、开发和测试三个视角,团队可以共同理解应该交付的内容和共享愿景。

好的用户故事应该是:独立的(Independent)、可协商的(Negotiable)、有价值的(Valuable)、可评估的(Estimable)、小巧的(Small)和可测试的(Testable)(INVEST)。如果利益相关方不知道如何对用户故事进行测试,可能说明用户故事不够清晰,或者没有反映出有价值的内容,或者利益相关方需要在测试方面得到帮助。

4.5.2 验收准则

用户故事的验收准则是实现用户故事必须满足的条件,以便被利益相关方接受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验收准则可以被视为测试应该覆盖的测试条件。验收准则通常是对话的结果。

验收准则用于:

  定义用户故事的范围。

  利益相关方之间达成共识。

  述正向和反向场景。

  作为用户故事验收测试的依据。

  实现准确规划和估算。

编写用户故事的验收准则有几种方式。最常见的两种格式是:

  面向场景(例如,BDD 中使用的 Given/When/Then 格式)

  面向规则(例如,要点验证列表,或输入输出(I/O)映射的表格形式)

大多数验收准则可以在两种格式中任选一种进行记录。然而,团队也可以使用自定义格式,只要验收准则明确定义且无歧义。

4.5.3 验收测试驱动开发(ATDD)

ATDD 是测试先行(test-first)的一种方法。测试用例在实现用户故事之前创建。测试用例由具有不同视角的团队成员创建,例如客户、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。测试用例可以人工或自动化执行。

第一步是进行规格说明讨论会,团队成员分析、讨论和编写用户故事及其验收准则(如果尚未定义)。在此过程中解决了用户故事中的不完整、模糊或缺陷。下一步是创建测试用例,可以由整个团队或测试人员单独完成。测试用例基于验收准则,并且视为软件运行方式的实例。这将有助于团队正确实现用户故事。

由于实例和测试是相同的,因此这些术语常常可以互换使用。

通常,第一批测试用例是正向测试,确认在没有异常或错误条件下的正确行为,并包括按照预期执行的活动序列。在完成正向测试用例后,团队应进行反向测试。最后,团队还应涵盖非功能质量特性(例如性能效率、易用性)。测试用例应以利益相关方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描述。通常,测试用例包含自然语言形式的句子,包括必要的前提条件(如果有),输入和后置条件。

测试用例必须覆盖用户故事的所有特性,并且不应超出故事范围。不过,验收准则可能详细 述用户故事中描述的一些问题。此外,任何两个测试用例都不应该 述用户故事的相同特性。

当以测试自动化框架支持的格式进行捕获时,开发人员可以在实现用户故事描述的特征时编写支持代码,从而自动化测试用例。验收测试就成为可执行的需求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iTestCat,保留所有权利,禁止转载,如若转载,请联系作者!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
iTestCat的头像iTestCat
上一篇 2023年3月25日 下午5:52
下一篇 2023年4月1日 下午5:59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